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cos图集

提示:点击上方”米胖堂”↑免费订阅本刊

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十三•古今纪事年表》载:“洪武三十二年,山路多虎,令王士宏设穽捕之。岁旱,祷雨辄应。民歌曰:打虎得虎,祈雨得雨,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洪武三十二年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其实应是建文元年(1399)。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建文。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不愿承认建文帝的年号,便将朱允炆在位的建文元年至四年,改作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故而光绪县志讲的是明代建文元年,宁海山区闹虎患。当时宁海县令叫王士宏, “设穽捕之”。 穽是古代用来捕捉野兽的陷阱、陷坑,需先在山中某处挖出深坑,底下放置一些尖锐的铁器之类,然后在上部的坑口处铺设草木,进行伪装。一旦老虎落入陷阱之中,便可实施捕杀。这一年,王县令捕虎成果斐然,宁海老百姓感念其功德,就编成歌谣来传颂他。而据此处“山路多虎”的记述来看,明代早期宁海的虎患闹得相当厉害。

宁海山区的虎患,可能从明代早期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后期。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就记述了在宁海的“遇虎”经历。万历四十一年(1613)三月三十日,徐霞客“自宁海出西门,……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当时有於菟(老虎的别称)在梁隍山(今梁皇山)附近的道路间出没,一个月下来,居然伤及数十人。徐霞客一行人听到这个消息,为安全起见,“遂止宿”。第二天,徐霞客经宁海王爱山就“石梁道”时,“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因当地老百姓怕老虎躲在草木丛中,袭击行人,便将这一带的草木烧了个精光,老虎难以藏身,只得遁去。——按此说法,到底是老虎怕人,还是人怕老虎?

清代时,老虎竟然出现在宁海县城附近。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十二•名胜》收录了钱上声所作的《半岩洞记》。文中指出,在宁海城东杜鹃山的半山腰处,有一个半岩洞,当时有僧人住在洞中。“僧告余曰:山昔为榛莽墟,人迹不到,虎于洞乳其子。康熙间,有僧省凡者梵林铲石与虎争。虎卒负其子而去,洞中多白骨……。”此半岩洞在今杜鹃山岩洞庵内。康熙年间,有只母老虎躲入半岩洞中,生下幼虎。不久来了一位叫省凡的僧人,打算在此处建造寺观,然后发现了洞中的老虎母子。这位出家人颇为胆大,竟然设法去驱赶洞中的老虎。最后母老虎认怂,“负其子而去”,带着幼虎逃走了。省凡进洞内查看,里面白骨森森……,看来有多人被此母虎所害。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海境内还有老虎出没。据桥头胡街道大岙马村二零零六年重修的《马氏宗谱》记载,大约在1979年—1980年期间,茶山林场修建上山公路,当时需开采大量岩石,于是实施爆破作业,结果隆隆炮声惊吓到了茶山(盖苍山)上的诸多野生动物。大岙马村民曾经目击马熊、野山羊、豺狗、狐狸、野猪等动物四下奔逃,并且出现一只已怀孕母虎的踪迹。此虎常在三更半夜到桥头胡一带的村庄里偷猪吃,被桥头胡林家海带化工厂上夜班的工人看到,于是组织民兵围捕(当时野生老虎还未成为国家保护动物),未成。后来这只母虎逃进溪下王平岩山,产下一只虎崽。某日,附近一村民上山,无意间看到一只嗷嗷待哺的虎崽,便将其捕捉回家。该村民听说此物大补,对身体很有好处,当天就将虎崽一锅炖,当补品吃了。当时母虎觅食归来,不见其子虎森森,就在山间四处寻找,但哪里找得到?据说母虎此后每日在山上怒吼虎森森,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不知所踪。

(宁海籍画家章思统先生所作的虎画,右为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为其画展题字)

□撰稿:米胖堂

□图片:来自网络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cos美图,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在线查看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