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cos图集

可以与作者交流讨论哦!

大家好, 我是一名在读 PhD, 现在在中西部rusty belt一所私立大学已经呆了若干年. 作为组内为数不多的成员之一, 每年的招生季我们和系里的老师们都会involve 到对 prospective students 的讨论当中.

今天只是想在一亩三分地分享一下这些年, 我所观察到的许多同学们申请我们 program 时在和我们的教授和组内其他成员, 或者 program 其他成员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当中, 时常会忽视的一些问题. 这些特性基本上是我面试过的中国学生共通的, 有的是优点, 有的是相对于其他美国或别国学生的在择校的时候考虑有所欠缺的. 如果大家在申请PhD的过程中, 我谈到的这些点可以给大家一点点帮助, 那也是很好的.

但我谈到的会主要是针对你成为 PhD 学生以后可能才会逐渐注意到, “原来这个是这么重要啊”的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

01

很多的 PhD 在地里都发的是自己是全奖还是不是全奖之类的. 我想可能个别童鞋还不知道, 这个 PhD 全奖是个什么概念, 或者是对这个认识是有偏差的. 一般来说对于 PhD 学生的资助会 cover 你在学校的学费, 如果可以 cover 这一部分那就是至少获得了所谓的半奖, 但很多美国人的概念里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全奖半奖的区分. 一般而言, 如果你获得足够的 funding, 在扣除了你的学费和一些活动费, 甚至 cover 掉你的医疗保险, 那剩下还有一部分可以每个月或者每半个月打到你的银行账户, 那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全奖. 但是虽然都是会打一部分钱供你生活, 这些钱的来源到底是如何呢, 到底这些钱是怎么分配的呢? 这个问题最好在跟学校里的老师和其他学生聊得时候要进一步讨论,千万不要担心问问题, 用谦虚的态度来问这个问题, 会给其他人(包括老师和学生)一个你非常 engaged, 很感兴趣他们 program 愿意考虑一些真的关键的细节好的印象, 对于你下来是不是能够得到 offer 肯定是有正面意义的. 而且确实我观察到的美国童鞋对于这些问题的细节抓得更重点. 当我们面试一些中国学生的时候会问你对我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感觉很多童鞋问的比较笼统, 虽然这样肯定没有坏处, 但是如果能在这过程中体现出来自己对于细节的考量, 也许既可以增加自己拿 offer 的可能, 还会让自己将来的经济生活和其他生活更美好那么一点, 不是吗.

这些可以问清楚的细节包括:

1.你有没有可能申请一些 external 的 fellowships, 比如, 非常酷的 presidential fellowship. 注意这些有时候是很难申请啦,但是问问的话有什么爱老师_PhD, 试着申申又有什么, 这些钱一旦申请到了意味着你的 phd 期间的工资更高了, 而且还不是你的 advisor 自己掏钱, 让你和老师共同工作的时候, 给老师和自己更少的负担和心理上的”舒坦感”.

2.你的 funding 会不会就是来源于 teaching assistant. 或者会不会一定程度上和当 TA 有挂钩? 这个的话, 每个系的规定都会有所不同, 更不用说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区别了. 和当 TA 挂钩的 funding 真是什么样子都有的, 比如有些系是你不当 TA 就不给你 stipend, 这种的program 一般给你发工资也是 9 个月左右, 假期没有钱的, 还得当至少 1 门课, 多的时候 2-3 门的 TA, 对于假期付房租和学期中间自己的课业和 research 肯定会有一定消极影响, 因为 TA 是占用很多精力的. 再比如有的系是规定你这个 offer 绑定了五年期间至少要做多少次 TA, 带多少门课, 但是具体是哪个学期当 TA 另行通知, 这种 flexibility 比较高的 program 相对更人性化一些. 有一些 program甚至是规定你前几年都必须 TA. 有些 program 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教授的 grant 有限, 只能做到每学期在所有的自己学生中轮着一两个人当 research assistant, 剩下的学生必须 TA 的. 总之情况繁多.

3.你的 funding 是不是只来源于你的 advisor. 如果是你的老师自掏腰包来资助你,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的是, 一旦和老板不能维持一个 good healthy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读着读着可能就得走人了. 有时候, 哪怕你跟老师的关系很好, 你的努力也无可挑剔, 但是有一天老师就是找不到钱来 fund 你, 也有可能会变成你随时得走人的后果. (哎…) 问清楚, 再试着自己去争取一些别的渠道的 funding, 比如像第一条那样, 让自己更加 independent, 也让老师更加木有后顾之忧, 是双赢的.

4.刚才也稍微谈到了这点: 那就是一年有多少个月是 funded. 你如果有 stipend, 那是不是假期也有. 这个问题很关键, 会影响你租的房子的决策(租金), 有时候决定了你假期到底能不能回家很长时间. 如果是 12 个月的 funding, 暑假那么长, 你都在外面旅游的话影响也不太好. 当然不管 fund 多少个月, 寒假圣诞假期这段时间所有人几乎都不在学校, 出去玩几天或者回一趟国一般而言, 不是疯狂的老板都不会介意, 或者除非你寒假结束会有重要任务 due.

02

有时候中国学生来面试对于一个lab 内的学生的关注不如美国学生那么多, 可能是因为语言的一些 barrier, 也可能是真的没有很多人强调这点吧. 自己的观察确实是美国的学生更加好奇其他的 lab member 在做什么 research, 也许是我们更内向, 喜欢各做各的, 但是在面试和刚认识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自己对别人的兴趣还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的. 如果你所面试的 program 提供了机会给你和其他在读学生的接触, 问问别人 research 上的感觉, 大方向是做什么, 甚至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对于 research 的迷惑, 问问前人的经验都很好. 再就是, 如果有些项目愿意增加一个让学生来面试你的环节, 一般来说能说明这些 program的人关心自己的学生的感受, 关心系里的 morale, 也可能意味着你博士期间会得到更多来自教授和cohort 的精神支持, 感觉还是很好的.

03

虽说 PhD时间很长, 但其实也很短, 一下子就过来了, 许多program大同小异, 都会有一套自己评价学生的办法和规定. 比如说规定你的 GPA 不能低于多少, 你总是拿 C 还是不好的, 虽然你的亲老板不一定要求你门门是 A, 但是对于外国学生而言, 课程成绩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可以让人觉得你不仅学习能力强, 生活和其他方面的适应力强, 语言沟通能力也不错之类的. 还有就是应该问问 program 里有没有这种每年 require 学生做到的 milestones, 比如你本科毕业来申请 PhD, 那你应该第几年之前拿个硕士, 你第几年前应该完成 candidacy exam, 你在第几年应该 propose dissertation. 最最重要的里程碑是通过项目的candidancy考核, 标志着你可以从说自己是一个 grad student 到你可以说你是一个 PhD candidate的转变. 有些 program 里, 这个考核就是 proposal 哈, 但是许多项目都是分开的两步.到底这个 candidacy 是怎么考察的, 什么形式, 口试还是笔试答题, 是 present 一下自己的 research给少数三四个教授的 committee 就可以了呢, 还是你需要写出来 thesis, 还是 written exam 考察你专业知识是不是掌握了. 而且万一你第一次没有通过会意味着什么, 可以补考吗, 一共几次机会, 往年是不是有人没过就退学, 这个你也可以问问系里在读的其他同学啦, 如果万一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项目的这些考核, 那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不是这些学生本身不是 team player 或者不够 professional 呢? 还是某个别的教授总是 fail 自己的学生呢? (多发散一下思考, 帮助自己择校择 offer)

04

特别是当你的 stipend 是你的老师发给你的, 他们会对你的 research 产出有更高的期待, 有时候对于你选课就会有一些限制, 比如希望你少选课, 或者希望你选跟自己 research 直接相关的. 如果你所在的是化学工程系, 那你想, 你肯定不可能不跟自己的老师探讨选课的问题, 就自己私自选了 CS 的编程课. 如果老师对你上自己的课占用了科研的时间有强烈的反对情绪, 你要是考虑到底是自己的问题, 还是别人的问题. 很多老师的个性或者个人经历的原因, 在培养自己的 PhD 的时候, 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走弯路偏路, 如果你相信你的老师的决策, 在选课或者 audit 课的这件事上就要尽量和老师达成共识, 对自己发展好, 对老师而言也是.

05

更更更不要在准备自己问教授的问题的时候, 直接就 copy 别人给你总结的问题. 实在是发现这几年来面试的中国学生总是问类似的问题, 回答我们的问题也有一种强烈的类似的答案的感觉. 我猜大家将来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点,因为面试的时候表现出来自己的独特的想法爱老师_PhD, 还挺加分的. 千篇一律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哪怕说错了但是问题不大, 能理解语言障碍对大家应激水平的负面影响, 但是还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自己的想法来面试哈.

06

不管是大家在面试, 还是刚拿到某些 offer, 还是已经进入学校开始 phd 学习啦, 要知道虽然美国很大, 世界很大, 学校很多, 老师很多,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圈子很小, 学术圈子就更小, 你所投的申请如果不是特例一般也就是来来回回那么几个学校, 如果你只申请了一个领域内的 PhD, 那么其实你申请的学校里的老师们其实互相都认识, 很多人是在不同大学里当教授的同门师兄弟姐妹, 很多人是一起共事过的关系很好. 你在一个项目里说的话, 做的事, 优秀的表现甚至不好的表现都会挺容易就传到别的学校相同的, 或者类似的领域的老师和学生的耳朵里. 所以不要讲别的项目的不好, 也不要指名道姓的说自己的老师不好, 一般而言负面的评价传播的更快, 这最坏的结果肯定是导致最后在学术界搞得没有人喜欢你, 等你 PhD 熬到毕业, 在圈子里不好找教职, 还被默默给了很差的推荐信, 那多不好. 不过也不要太担心, 无心的过失是不会被深究的, 谁还没年少轻狂过. 但是既然要开始当博士的人了, 还是要成熟点, 谨慎点, 最重要是真诚就好.

07

这包括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给了你的 offer 的老师是自然而然希望你尽早给回复的. 不管你有没有想清楚到底要不要接, 你收到 email offer 立刻马上回复肯定是一个好事. 拖到 deadline 最后一天才拒绝, 特别会让老师对你有负面的印象. 因为老师们当然是不喜欢浪费 offer, 本来系里就限制 ta 一年可以给出去多少 offer, 好不容易可以收一个学生, 你还不给个准信, 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给还在 waitinglist 上的同学发 2nd round offer 了. 第二, 和上面第 6 点的目的一致, 是给自己一个做事的余地, 毕竟学术圈不大不小, 是时候做一个成年人的时候一定要稳重地礼貌地表现, 哪怕是在拒绝别人. 拒绝并不可怕, 拖延才可怕.

08

这点是我们俩来读博前没有考虑过的. 但是对于我们的博士生涯都还挺有影响.

可以问的具体的问题包括:

1.你的老师觉得你读博士期间去哪些 conference 对你会有帮助?

2.你的老师是否觉得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很重要? — 别惊讶, 你也许会发现不同的教授对于会议的态度完全不同, 有人觉得学生就是要多参加, 有人就真的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3.参加这些学术会议一般会花掉多少钱?

4.学校可以提供多少 travel funding 给你? 有哪些可以供你入学以后申请的 travel funding?

5.你自己去申请 travel funding 会很难吗? 有没有其他国际学生的成功经验. (不管老师的回答怎么样, 笔者觉得是不难的, 难的是怕你不知道去哪儿申请, 或者怕你总不自信哈)

下来谈为什么 travel funding 对你的发展有影响.

1.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负担得起给学生报销参加会议的. 自己给自己找钱来为自己的 academic development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老师看到你有意愿自己为自己的 travel 找 funding, 会觉得学生动机不错.

2.你要是能申请到一大笔钱(比如$200 到$2000 这个区间都有可能), 还能写到将来自己的 CV Resume 上, 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点肯定. 今后, “找钱能力”还是评价你能不能胜任 faculty position after graduation 的一个重要点, 没有学校不喜欢能来 funding 的 researcher.

3.最直接的影响是你博士期间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很多学术氛围浓厚的活动中, 看看别人做什么做得好不好, 看看自己哪里可以改进, 看看能不能和更多的小伙伴共享新的, 看看能不能认识几个大牛.

4.还有一个附加影响是你博士期间可以公费参加会议, 顺便短期游山玩水, 多了解一下美国不同地方的情况, 经济, 治安, 华人生活, 对外包容度和文化氛围, 还有不同大学的氛围. 你会发现, 美国既没有你没来之前新闻上说得那么不好, 也没有某些坊间传闻中那样说得那么好, 即使有不同, 也不是处处不同.

这里附带一点我们的数据, 比如笔者 1(也就是我)一年有$2,500的外来travel funding, 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在会议 presentation, 基本上是想去哪里去哪里, 从来不需要老板掏腰包. (但我这个情况确实是少数)

笔者 2(也就是我爱人)没有固定的 travel funding, 如果老板不同意给报销, 哪里都不能去, 花钱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 订酒店也要尽可能好几个人一起住来省钱. 但笔者 2 申请过会议主办方, 学校, 或院系, 各种不同的 travel funding, CV 上类似的项目可以写好几条, 很是给人一种能来钱的感(cuo, 四声)觉. 不过这种, 一般出去参加会议, 都必须要 present或者承担会议的 service.

09

面试技巧如果大家有被专门培训过, 感觉笔者所说可能是小巫见大巫. 见谅.

可以有几个小小的技巧来帮自己”挽回面子”: 1. 追问细节; 2. 要求提示; 3. parallel phrase; 4. bullshitting your way through it

首先改变一个认知, 不管你在什么面试中, 不完全理解的问题, 你应该表现出你就是不明白并追问. 我以前觉得追问不好, 但现在要我说, 你应该抓住问题里关键词问, 一方面让面试官为你解释,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什么方向入手你就能 get 到了. 另外, 追问是一个非常加分的点, 加上了你的好学, 爱沟通. 当然要讲究技巧, 真的最好不要笼统直接就说”我不是很明白你说的问题”– 会让人觉得态度消极, 最好是抓住细节, 或者某一个单词你就是不知道是啥, 你就问, 不管是不是 technical 的, 你要知道都到面试这一步了, 老师肯定会对你有兴趣的, 那就是想不起来这个 terminology 在这里是指什么, 还不能现场求学吗? — 表现自己的求知好学, 加分. 就是这么简单.

英语单词听不懂, 哪怕不是术语, 不怕, 问! 中国老师能理解你, native speaker 更能理解你, 你表现出来爱学习英语, 有什么不好的.

问到 technical 的单词也可能效果会更好. 之前面试工作的时候, 我也不知道面试官到底问的问题里 incremental 是具体什么指意思, 真的必须要追问, 追问之下面试官再给我解释这个 term的时候 assume 我懂这个单词但是不明白他所在业界一般说这个是指 trajectory, 我就顺着他说的思路继续回答了, 讲着讲着两个人会心地都笑了, 然后 pass.

万一实在不能回答快要冷场了怎么办, 可以要求提示. 你一直在问, 好过你支支吾吾的. 感觉也问不出来什么了怎么办,开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一下老师的问题, 让老师觉得你在试着去理解问题.

问了一问, 还不知道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根据刚才老师的提问编一些, 不是很推荐这样啦, 尽管美国学生不懂的时候也是很能编的 (bullshitting). 实在没办法必须瞎编的时候, 我唯一的技巧就是, 我会一边说我瞎编的答案, 一边承认”These probably are not what you want”, “I hope I understand this correctly”. 大家感兴趣, 自己研究一下如何 bullshitting 吧, 人生任何 situation 都可能用到, 特别是你以为入学读了 PhD 就稳了, 结果认识了你老婆, 一天问你三道送命题.

10

邮件这个问题特别难一言以蔽之. 笔者 1刚开始写professional 的邮件给老师是很头疼的, 到底怎么说, 有没有把话说的不清楚, 有没有注意礼貌上的细节, 怎么开头 say hi, 怎么结尾祝好. 刚开始写的时候, 笔者瞻前顾后的, 导致自己回邮件有时候是拖了特别久, 然后看邮件的时候有时候也没办法一下子抓住重点.

现在回过头看, 在申请季, 大家还是希望沟通首先是迅速的! 给offer 以后, 不怕你说错, 不怕你拒绝, 怕你杳无音讯.

今天想强调的并不是怎么回老师邮件, 而是要鼓励大家记得给老师及时回邮件, 尤其是 offer 和拒信要及时回. 意思就是, 老师给你发邮件, 能回就还是快点回. 原因是考虑在申请过程, 很多人还是比较 sensitive, 特别是发了 offer 给你, 你在没有决定自己要不要接受之前也应该先回邮件, 可以表示感谢, 哪怕老师没有每一次都回复你, 老师都是期望看到你在手里拿着自己给你的 offer 而你在等待其他 offer 的同时, 能获悉你的心理变化. 你完全可以在这个阶段 feel free 随时继续 update 你的想法, 和提出你的要求, 或者提出你的顾虑.

在美国的本科生很多都没有养成习惯回复教授的邮件, 比如我听过的抱怨居然是, undergrad 想跟教授约什么时候 individual meeting, 教授说你想的这个时间不行但我另外一个时间可以, 然后某些人就不回复教授了, 从此了无音讯, 然后让教授在这个时间段苦苦等待. 感觉 TA 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也不少. 我们中国小伙伴就还好, 约定和重要事情不回邮件的好少见.

还有一个认识上的错误, 就是你可能觉得给你老师发邮件会打扰别人, 会不会惹到别人不开心, 尤其是当老师好久都没有回复你的时候. 不用担心, 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邮件是最不打扰的. 自由就自由在, 让老师们有过一阵子再回过头来回复你的权利. 只要你不是因为一点学术问题发手机短信打电话给老师 — 要 professional 啊, PhD 也是工作, 工作的事情跟老师私人手机联络不太好, 除非当事人声明需要你这么做.

BTW, 谷歌邮箱用的时候, 最好看清楚是不是 reply all 还是 reply 给某一个人再发, 只想跟一个人说的话让大家都看到的话…

11

在面试的时候小伙伴们基本上都是英文说的, 偶尔会有情况是, 当面试老师只有中国老师, 可能也就跟你中文说几句啦. 可是也有很多时候, 就你和中国老师两个人, 明明可以两个人都讲中文, 老师非要讲英文, 有时候也是被自己所处的学术环境迫使的. 身边其他的非汉语言的教授会觉得不爽, 或者其他学生会觉得你们中国人又在偷偷说什么呢, 好好奇呀. 有时候为了照顾整个系的氛围, 不得不跟你面对面私下也讲英文. 还希望大家能理解老师有不容易的地方.

BTW, 如果老师在面试的时候或者面试完还提醒你上上英语课, 学学英语, 也不要一下子就玻璃心, 觉得老师认为你英语烂. 不管多好的口语, 也还有改进的地方. 加油.

又是新的一天. 祝大家拿到梦想的 offer.

The end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cos美图,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在线查看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