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cos图集

不知从何时开始,“二次元”一词突然火了起来,这个从前只是一群动漫游戏宅的小圈子小群体,在一夜之间忽然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注意。

有了足够的人口群体自然也就有了商机,于是乎许多商业巨佬们纷纷投资“二次元”领域,在大量资本的运作下,“二次元”变得更加广为人知,大量二次元周边产业、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你走到大街上要是别人问你知道二次元吗,你要是回答不知道,那多半会被当成是刚进城的土包子。“泛二次元”就此诞生。

然而,看似欣欣向荣的“二次元”产业,却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不满,他们认为:你们这根本不是二次元!完全就是打着“二次元”的招牌噱头圈钱而已!

而这群人,正是国内“二次元”最早的群体,他们没有什么资本,也没有足够的权力,有的仅仅是他们对自己小圈子的一腔热爱。通常我们称呼他们为“宅男宅女”,不过现在请容许我称他们为“ACG爱好者”。

要谈泛二次元与二次元的纠纷,还得先从ACG这个词说起。顾名思义,就是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也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ACG文化发源于日本,但为其命名的倒是湾湾的acg爱好者,并广泛地流传开来,后来又加了轻小说的“N”,不过现在的轻小说嘛,买插画送厕纸系列,早就不比10年前的辉煌了,只能呵呵。

优秀的轻小说

除了插画以外的厕纸

早期国内的ACG文化整体偏向日系,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自己的acg文化起步很晚,毕竟早期国内的动漫(还是习惯这个用语,冻鳗冻鳗.jpg)几乎都是面向儿童,年龄稍大一点的人就只能看日漫(国内压根就没有给成人看的动画),而日漫的素质也足够优秀,世界领先水准也不是吹的。现在记忆里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在星空卫视看的犬夜叉、柯南和火影等动画了,而那时接触并喜欢上日漫的80、90后就是国内最早一批ACG爱好者了。

小时候只看到了羁绊,现在看到的都是基……

犬夜叉现在看来就是“江户相簿”嘛

也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国漫在ACG爱好者的圈子里是很不受待见的,毕竟很容易被拿来和日漫进行比较,而素质高低一看便知,除了像《秦时明月》这样的特例外,大多数国产动画都被打上了“低幼”的标签,虽然有着儿童市场,但国漫却无法拓展更宽的市场渠道,没有商机就没有投资也就没有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秦时明月也曾是国漫巅峰

直到一部动画电影的问世才改变了这一切,简直堪称历史的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往下看你就知道了),它的名字叫做《大圣归来》。

或许《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现在回头看去,大概也就良好水平,远远达不到神作。但是它的成功是有着多方面因素叠加的,除去热情澎湃、四处宣传的自来水以及本身不错的制作水平,孙悟空这一形象的颠覆以及其所代表的人性光辉和反抗精神,都着实敲打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而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许多国内ACG爱好者多年以来的的情怀与漫长的期待。即使它并不完美,但却让人看到了国漫崛起希望,这就很足够了。

9.56亿rmb二次元什么意思,《大圣归来》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一成功自然引来了各路商业巨头的注意,而这也正是另一个转折点:从二次元到泛二次元化的转折。

如果说《大圣归来》是往国内二次元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的话,那么《大鱼海棠》就是直接往里面丢了一整包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下直接炸锅了。

备受争议的《大鱼海棠》,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这里我无意抨击这部动画电影,但事实上正是在《大鱼海棠》后,国内的“泛二次元”开始迅速崛起,因为这部动画终于让商业投资者们发现了二次元这块还未被开发的广袤净土,这片土地上有着原住民(ACG爱好者),同时还有这许多未开化的外来者(路人)。而商家通过宣传标榜名为“二次元”的集体文化,将这些外来者吸引到这块土地上来,从而获得巨大的利益。

但是原住民就不开心了,他们本来是欢迎有更多人来了解这个原本不大的小圈子的,伙伴越多自然越好。

可是这群外来人,根本不懂他们的“二次元啊”!

这,也就是“二次元”和“泛二次元”最大的核心矛盾了,在理解上就有着根本的不同。

“泛二次元”是“二次元”广为人知后产生的一个新现象,是由大量的商业活动与宣传带来的结果,因此完全可以看做是商家们对二次元的理解,即“穿着五颜六色、奇怪的衣服、假发”、“虚拟的人物”、“非真实的二维形象”等。

其实从字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二次元”本就是相对于“三次元”的存在。但是,但凡能被称作“文化”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至少绝不可能用物化的概念来替代。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请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华文化。

我估计一时半会没人能答上来,我自己也不行,真要回答得回去查他三天两夜的资料,再整理个十万字的论文出来。

“二次元”文化当然不可能比得上中华文化,但同样有着数十年的底蕴积累、丰富的内容与特色。而对于这样庞大的范畴,在ACG爱好者自身的领域内,其实极少用“二次元”来称呼,最早的时候更多的都是细分为“动漫”、“游戏”、“轻小说”,因为“二次元”这个概念实在太大、太广了,根本不好用。

而在“泛二次元”里就直接被拿来使用、作为了一个综合性标签,某某厂商出了个游戏(1刀99级!开局一杆枪、一条狗!)——二次元;某某明星cos了一个角色——二次元;某虚拟偶像上了某台节目——二次元……

这些你觉得是二次元吗?

知道为什么会有二不起、二不起了吧?一群根本未曾了解“二次元”真正意义的人,成天却在那里叫嚷个不停,这让真正的ACG爱好者看了,真是贼尴尬。

但没用啊,因为人家那是“泛二次元”,本来就不是你的“二次元”,面向的也不是“二次元”群体。而作为“二次元”的原住民,本身势单力薄,眼看着原本的“二次元”意义被外来者歪曲,却也无可奈何。两者之间也总是擦出不和谐的火花,更有好事者直接称其为“死宅”与“现充”的纠纷。

这是死宅

这是现充

而“二次元”与“泛二次元”的矛盾,固然有商家急功近利的问题,宅群体本身缺乏对新事物的接受力也问题所在。近日流行起来的“打call”就是一个例子。“打call”也是从日本流传过来的词语,本意是在舞台现场挥舞荧光棒为喜爱的偶像应援,而在中国火起来后有了多重含义。

原本也不是个什么大事,但最近却引发了一些争议,核心纠纷点就是“这些用‘打call’的家伙根本不懂原本意思就乱用”。这其实就有点好笑了二次元什么意思,那“修仙”、“辣眼睛”这些词怎么算,而说到“木耳”你是会想到食物还是想歪?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以前关于“动漫”一词的激烈争论,包括Bilibili国创区开区的时候取名的纠纷,ACG圈子对圈内东西有着某种过分的“保护欲”,由不得外人插手,哪怕更改一点点都会强烈反对。

或许是因为这个圈子原本就小、最早的时候也不受社会待见,君不见那时候玩游戏、看动画的都被称作不学无术吗?而现在这个圈子突然一夜之间大了起来,却变得越来越不是自己最初喜欢的样子了。

就好像是异教徒的神明突然被正教承认,但正教却修改了它的信仰,那么异教徒会开心吗?

不会吧,即便是二次元这样小小的领域,那也是许多人心中不可动摇的神明。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cos美图,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在线查看 点击查看详情